印染助剂的组分大致分为两个范畴:即功能性助剂表面活性剂复配物的助剂

前者使用不同的化合物使加工时发挥功能性作用,例如:氧漂稳定剂,固色剂,修色剂,消泡剂,柔软剂,剥色剂,拒水、拒油整理剂,阻燃剂,防皱整理剂,等等,它们在一定用量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。

另一类是表面活性剂用作印染助剂,例如渗透剂,净洗剂,匀染剂,精练剂,泡丝剂,分散剂,乳化剂等,它们的效果实际上就是在发挥表面活性剂的润湿、乳化、分散、加溶等等作用,是其功能的综合效应或单一效应的具体表现,因此完全符合表面活性剂的理论,也因此要学习表面活性剂的知识。

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会形成胶团,出现胶团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,简称C.m.C。浓度超过C.m.C时胶团的数量增加,胶团变大。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作用可在C.m.C以上才能有效果。一般纯表面活性剂的C.m.C值都不超过0.2g/L,而大部分商品中含表面活性剂活性物的量只有l5—20%,加上其他辅料,总含固量为40%,因此折成商品其C.m.C大概不超过lg/L,换句话说,使用助剂浓度至少要超过0.5g/L才开始有胶团产生,大于此浓度时,胶团量增加,效果才显著,所以,助剂的用量不能随意减少,尤其是市售的价廉净洗剂,其有效成分竟只有5%,大量是元明粉等等,再用得少,根本达不到洗涤效果,国标及ISO标准做皂洗牢度试验时皂剂用量规定3g/L就是这个道理。润湿渗透不是胶团在起作用而是单分子表面活性剂在起作用,因此可以在C.m.C以下,加工液中的浓度不必超过lg/L。